曼联标王谢什科五轮零进球:战术定位与成长路径分析

时间:2025-09-23 14:49:54来源:24直播网作者:英超直播

英超新赛季已进行五轮赛事,曼联夏季转会标王谢什科至今尚未取得进球,这是斯洛文尼亚前锋职业生涯首次遭遇开季五轮未破门的窘境。这一表现引发红魔拥趸的忧虑:俱乐部是否又做了一笔失败的交易?刮彩票的故事是否会再度上演?

笔者认为无需过度担忧,足球直播尽管谢什科未能取得进球,但其进攻参与度显著,与上赛季霍伊伦在锋线上的孤立无援形成鲜明对比。

01 战术支点:现代中锋的核心价值

自1997年开始观赛以来,笔者见证了足球战术的演进。彼时前锋的职能划分远不如现今精细,进球能力似乎是衡量锋线球员的五大联赛唯一标准。那个时代的中锋代表——罗纳尔多、巴蒂斯图塔、克林斯曼、阿兰-希勒、舍甫琴科等人,无一不是以进球为首要任务的攻击手,甚至因扎吉这类专精射门的球员也能获得认可。法甲联赛

可以说,擅长破门是当时优秀中锋的必备素质。那些伟大射手的进球直觉往往与生俱来,后期训练只是将这种天赋进一步提炼。

那确实是优秀中锋涌现的黄金时期,即便是中超联赛以防守见长的意大利也拥有多名特点鲜明的锋线球员,2002年世界杯时因扎吉只能担任替补,蒙特拉更是难获出场机会。

随着足球发展,2010年前后黄金一代中锋逐渐淡出,能够独自改变战局的超级射手日益稀少,连锋线人才辈出的巴西都出现中锋空缺。德甲联赛这一变化促使中锋角色转型,辅助能力的重要性逐渐超越纯粹得分能力,特别是在4231阵型盛行全球的背景下。

由于天才球员的稀缺性和战术分工细化,现代中锋更需要在前场承担"桥头堡"职责,在对手围抢中完成接球、控球和传球,为队友创造进攻空间。英超直播

战术体系对前场支点的需求,使中锋的背身能力变得尤为关键,在某些战术中甚至比得分能力更重要。越老越妖的托尼、德国轰炸机克洛泽、自带体系的伊布、皇马功勋本泽马都是能够提升团队整体效能的亚冠赛程典型,他们在完成战术任务的基础上再用进球能力锦上添花。

最典型的支点型中锋当属法国老将吉鲁(本赛季为里尔出场4次攻入2球,值得称赞),他帮助法国队在两届世界杯中获得一冠一亚,将前场支点作用发挥到极致,2018年世界杯甚至七场比赛零进球。但若无他的战术支撑,法国队的西甲直播攻击群难以完全发挥威力。这并非说明他缺乏进球能力,而是为团队利益优先承担辅助工作。

传统足球观念中,进球数是衡量中锋价值的首要标准。然而现代足球的发展已重新定义了中锋角色的核心,具备支点作用就意味着拥有了适应各种战术体系的基础。

02 谢什科的战术定位

在刚刚结束的曼联对阵切尔西的强强对话中,谢什科的头球后蹭成为关键战术节点,直接导致对方门将被罚下,这是霍伊伦、齐尔科泽等球员难以达到的战术效果,显示其争夺第一点的能力相当出色。

谢什科拥有193cm的身高和出色的弹跳力,同时具备一定的回撤接应能力,这些特质使其具备成为前场衔接点的潜力。曼联今夏投入2亿欧元重组锋线,库尼亚和姆伯莫显然被赋予更多进攻权重,这两位在英超证明过自己的球员更习惯在中锋掩护下于边路和肋部活动,因此球队的进攻体系设计已决定了谢什科的战术角色。

鉴于库尼亚和姆伯莫偏好攻击肋部,B费倾向于前插组织或射门,曼联的中锋不可能获得大量进攻资源,这意味着他必须承担争抢第一点、前场护球、回撤策应等"工兵型"工作。

值得肯定的是,谢什科具备这些潜质,近期比赛证明他能够利用身体对抗为队友创造空间。其战术定位应是"压制对方中卫,为库尼亚、姆伯莫和B费创造终结机会"。

03 球员与战术体系的适配

笔者强调谢什科需要强化支点属性,是因为曼联现有体系无法为其提供足够支持。

数据可能产生误导:曼联目前以81次射门位居英超首位,甚至比利物浦多10次;但射正数仅排第四(22次),比榜首少两次,这个数据尚可接受,毕竟球队还击中四次门框;然而在进球转化方面,曼联仅入6球位列中下游,与利物浦的11球存在明显效率差距。

新赛季以来,姆伯莫和库尼亚都完成了不少高难度射门,若运气稍佳曼联至少可多进三球。但不能简单归因于运气或射术问题,通过观察发现,曼联的根本问题在于难以创造舒适射门机会,即无法通过整体配合或个人能力为射手营造理想得分环境。

创造优质射门机会需要完美衔接"后场出球、中场组织、最终一传"三个环节,通过战术配合或个人能力在某个环节实现稳定传递,最终才能累积成良好的射门条件。

可用排球运动类比:稳定的一传保证二传质量,优质二传为主攻手扣杀创造条件。

曼联的"一传"问题不大,基本能应对对手压迫。马奎尔、德里赫特具备出球能力,卢克-肖、约罗能传能带,利马回归后选择将更丰富。

但"二传"环节存在明显短板,后腰位置的问题众所周知。这个位置需要兼顾防守和向前出球,难度较大。乌加特偏重防守,卡塞米罗难以全场支撑,梅努更适合前插……而B费根本不适合后腰,其防守效果差且容易失位,急于求成的传球风格导致过多球权丢失。

"二传"的不稳定导致最终传递和射门变得勉强。无论是边翼卫传中或内切,还是边中卫前插协助,由于中场传导慢半拍,对手往往已完成布防,曼联实际上陷入阵地攻坚,射门环境恶劣成为必然。

因此,阿莫林在新赛季更多采用长传打身后、强侧压迫后斜传弱侧单兵突击等直接战术,但这些打法可持续性不强(难以要求球员全场保持高强度),导致曼联只能打出开场强势,无法持续施压。

在阿莫林的战术思路下,谢什科要想稳固首发位置、增强存在感,必须提升支点能力,使球队的开场攻势更具成效。

04 发展蓝图:从辅助到核心的演进

对22岁的谢什科而言,在英超立足需要循序渐进,明确发展顺序。斯洛文尼亚人应首先充分利用身体优势,继续提升空中对抗能力,对阵曼城、切尔西时其争顶成功率仅属一般,若能进化成"空中霸主",曼联的开场攻势将更为流畅。

此外,谢什科还需提高射门效率。对阵切尔西一役,曼联由B费和卡塞米罗完成破门,当时最接近进球点的正是谢什科,甚至与得分者位置重叠,这表明其门前嗅觉相当灵敏,至少能及时到达攻击位置。

具备这些基础条件后,下一步需改善射门选择。在莱比锡时期其射门选择就欠佳,见到球门便大力轰门显得较为毛躁。谢什科虽然敢于在任何位置起脚,但需要学会更聪明的决策。

当好"工兵型中锋"是向全能射手发展的必经之路。谢什科当前主要任务是为两翼攻击手和前插中场创造机会,随着经验积累和信心提升,他完全具备逐步发展为全面现代中锋的潜质。

相关内容